“冬病夏治”是中醫傳統療法中的一種,是利用中醫理論治病防病的體現?!岸∠闹巍鳖櫭剂x就是冬天的疾病在夏天里治療。對于陽氣不足、虛寒體質的人來說,在冬天里治療虛寒性的病癥,由于體質寒,外界的環境也是寒冷的,再加上患寒性疾病,此時體內陽氣不足,難以將病邪驅除出體外。而在夏天治療此類疾病,盛夏之際,外界驕陽似火,再加上夏天人體陽氣外發,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應用溫熱的、發散風寒的藥物治療,積聚在里的寒邪易于散發出來,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冬病夏治主要針對寒邪所致疾病
不過“冬病夏治”真的合適所有人嗎?廣東省中醫院肝病??浦魅吾t師池曉玲曾在家庭醫生在線“健康十萬個為什么”專家答疑平臺上解釋過此問題。她表示,冬病夏治并非人人皆宜。
究其原因,冬病夏治主要針對治療寒邪所致、好發于冬天的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反復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風濕性關節炎等骨科疾病,慢性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也用于過敏性鼻炎等辨證屬于氣虛、陽虛的患者或虛寒體質的患者。因此建議非此類型疾病的患者慎重選擇這一治療方法。
三伏貼治療此類疾病療效顯著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根據穴位的主治病證,在人體的特定穴位上進行藥物貼敷、藥物注射、艾灸、埋線、刮痧、拔罐,或內服藥物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療措施為三伏天的藥物穴位貼敷(即天灸療法,常采用具有溫通功效的中藥組方制成貼敷藥物)。經歷代中醫學家的反復實踐發現,在夏季的三伏天用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冬天容易發作或加重的疾病療效顯著。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為末伏。根據具體的病證選用不同的穴位,分別于三伏天各敷一次,同時可配合辨證施治的中藥內服等治療措施,冬病夏治的療程最好連續應用3~5年。